所有人都知道,乌克兰危机是一场削弱欧洲与俄罗斯两个庞然大物的局,而做局的人无疑是美国,即便是另类的特朗普重回白宫,也无法“免俗”。 表面上,为促停俄乌停火而殚精竭虑,实际上做生意的手可一直没停,阿拉斯加会晤后,多方似乎在默契不言中达成某种共识,要狠狠坑一把欧洲了。 要说这盘棋里最精明的棋手,那非美国莫属。特朗普政府嘴上喊着要促成俄乌停火,跑到阿拉斯加跟俄罗斯领导人会面,摆出一副和平使者的样子,可桌子底下的生意做得比谁都勤快。 去年夏天那场会晤刚结束没多久,欧洲七位领导人就陪着泽连斯基急匆匆地赶到华盛顿,结果谈来谈去 ,最后敲定的却是个让欧洲人掏腰包的方案——往后乌克兰战场上要用的美式武器,统统由欧洲买单。 这还只是开胃小菜, 随后泽连斯基就公开说,基辅每个月要从盟友手里拿到至少10亿美元军费,专门用来买美式武器。 更狠的是,美国还跟乌克兰签了个900亿美元的军火采购大单,这笔钱照样要欧洲各国分摊。
欧洲这边心里苦啊,可嘴上还不敢多说。法国原本搞了个"SAFE"计划,准备拿1500亿欧元贷款发展本土国防工业,结果现在这笔钱大半要挪去给美国军火商买单。 可吐槽归吐槽,该掏的钱一分都少不了淘股神,谁让欧洲自己不生产"爱国者"防空系统这类关键装备呢? 只能眼睁睁看着钱流进美国军工企业的口袋。 美国不光赚着欧洲的钱,还在政治上死死拿捏着欧洲的把柄 。今年6月波兰大选,特朗普不遗余力地支持历史学家出身的纳夫罗茨基当总统,帮他打败了亲欧盟的对手。
这位新总统上台后,立马喊出"波兰第一"的口号,跟欧盟对着干 。他主张把波兰GDP的5%拿来搞国防,这个比例比美国要求的还高,摆明了要跟美国绑在一条船上。 更麻烦的是 纳夫罗茨基虽然支持援乌,却坚决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,这跟欧盟内部一些国家的想法完全拧着来。 现在波兰总统和总理一个亲美一个亲欧,俩人为了乌克兰问题天天吵架。总统手里握着外交和国防的实权,动不动就否决政府法案,搞得波兰在欧盟里摇摆不定,欧洲想关起门来商量个对乌克兰的统一政策都难上加难。
美国这手操控术玩得确实高明。 一边让欧洲掏钱买自己的武器,赚得盆满钵满;一边扶持亲美势力在欧洲内部制造分裂,让欧盟没法形成统一战线。 等欧洲反应过来的时候,发现自己已经被套牢了——不继续援乌,之前的钱就白花了;继续援乌,就得源源不断给美国送钱,还得看着自家国防工业越来越落后。这种哑巴吃黄连的滋味,恐怕只有欧洲自己最清楚。 而面对西方一轮又一轮的制裁,俄罗斯非但没被打垮,反而打出了一套出人意料的经济反击战。 去年俄罗斯GDP居然增长了4.1%,比全球平均水平还高,这让不少西方专家大跌眼镜。要知道这可是在持续被制裁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,普京自己都说"结果令人满意"。 俄罗斯能扛住制裁,靠的是制造业的强势反弹。去年前八个月,俄罗斯制造业增长了8.1%,其中机械制造业增幅接近20%,交通工程、汽车制造这些关键行业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。
以前俄罗斯经济主要靠卖石油天然气,现在制造业接棒成了顶梁柱,这步转型棋走得相当关键。 虽然能源出口受了影响,但降幅被控制在1个百分点以内,靠着找新合作伙伴,基本稳住了阵脚。 在战场上,俄罗斯也调整了策略。看到乌军在乌东转入战略防御,俄军不再硬拼消耗,而是集中力量巩固已有阵地。 去年8月乌军进攻库尔斯克想找回场子,结果也没占到多大便宜。现在双方都摆出了和谈的架势,但俄罗斯的底线很明确:乌东四州的归属问题没得商量,要么签协议承认现状,要么就继续打下去。
普京心里清楚得很,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快到极限了。 能源价格波动虽然影响了俄罗斯收入,但也让欧洲自己付出了惨重代价。德国工业成本飙升,法国老百姓为了能源账单上街抗议,这些都被俄罗斯看在眼里。既然欧洲拿不出更狠的制裁手段,俄罗斯自然有恃无恐,大不了就这么耗着,反正自家经济已经适应了制裁环境。 这种"破罐子破摔"的心态反而让俄罗斯占据了主动。现在俄罗斯不仅不着急停火,反而在慢慢提升军工生产能力,准备打持久战。反观欧洲,每天都在为援乌军费发愁,时间显然站在俄罗斯这边。 普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:要么按俄罗斯的条件签协议,要么就让欧洲继续流血掏钱,怎么算都不亏。
欧洲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句话形容:花钱不讨好,吃力还不讨好。 去年乌克兰1000亿美元的国防支出里,600亿来自美欧援助,其中欧盟就掏了173亿美元,比美国还多。可这么多钱砸下去,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话语权反而越来越小,完全成了出钱不做主的冤大头。 最让欧洲头疼的是内部已经四分五裂。 以前欧盟还能勉强维持统一立场,现在波兰这样的国家公开跟欧盟唱反调。 纳夫罗茨基总统不光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,还在气候、移民等政策上跟欧盟对着干,动不动就拿国家主权说事儿。这种"离心力"让欧盟根本没法制定统一的对乌政策,更别说跟美国讨价还价了。
泽连斯基每月10亿美元的军费要求,就像一座大山压在欧洲身上。乌克兰财政部说去年总共拿到417亿美元国际援助,才能勉强维持社会福利。可 欧洲自己的经济状况也好不到哪去,德国去年经济增长几乎停滞,法国还在为养老金改革闹罢工,这种情况下还要硬撑着援乌,老百姓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。 现在的欧洲就像被捆在战车上的乘客,明明知道前面是悬崖,却没办法跳车。继 续援乌,家底迟早被掏空;停止援乌,之前的投入全打水漂,还可能被俄罗斯逼到家门口。
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,说到底还是自己战略失误造成的——太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,又没能建立自主的国防工业,结果被美俄乌三方联手算计,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。 等欧洲真正醒悟过来的时候,恐怕早已没了翻盘的资本。 参考资料:外媒:乌克兰将继续获得美制武器,但改由欧洲买单
欧盟成2024年乌克兰最大财政援助方
2024年乌克兰国防支出约1000亿美元其中600亿为美欧援助
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